三場別開生面的培訓會
——記重慶市文聯的三場“巴人講習”
由民主村藝術團演出的民主村村晚
古來風藝術團在村民院壩演出
“群眾需要什么,我們就創作什么”“我們注重通過‘小切口’講好‘大道理’,抓住老舊小區改造、城市文明、民生實事等群眾關注的熱點進行創作?!闭驹谂_上講述的年輕姑娘名叫冉曉雪,是重慶璧山區璧泉藝術團副團長,她從短劇《一把藤藤菜》說起。該作品的創作靈感源于身邊由一把藤藤菜引發的真實故事,通過情節的推進,讓一把藤藤菜從引發鄰里矛盾沖突的爭執焦點逐步轉化為市民和諧相處的友好信物?!兑话烟偬俨恕冯m然是一部短劇,但團隊在創作過程中卻一絲不茍,多次邀請專家指導,對作品修改了10余稿,最后該作品在璧山區黨建引領小區治理文藝匯演中獲得一致好評。
這是7月11日在重慶璧山區召開的“巴人講習”全市基層民間文藝演藝團隊負責人代表培訓會上生動的一幕。這次培訓會與接下來的“巴人講習”全市基層民間短視頻拍攝團隊負責人代表培訓會、全市基層文藝網絡“大V”代表培訓會上,一個個鮮活的案例,生動反映出重慶市文聯在推進基層理論文藝微宣講方面取得的成效。
為群眾量身訂制文化演出
盡管璧泉藝術團成立僅有5年時間,卻創作出《暖心文化在璧泉》《文明之光》《悔》《情暖小區》等70余個深受市民群眾喜愛的節目,開展文藝演出360余場。“將群眾需求作為服務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群眾量身制作文藝演出、開展理論微宣講等文化‘菜單’,讓更多群眾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不僅送文化到群眾身邊,更注重在群眾中種文化、育文化,實現文化的自我生長?!比綍匝┑脑捵屌c會代表產生了強烈共鳴。
“我們團擁有400余名成員,每年組織開展社區文藝活動50余場,提供正能量是節目的首要標準,編演的《難忘今宵》在星光大道《出彩中國》欄目中獲得金獎。今年春節,50多名成員參演的‘民主村村晚’登上了央視的《焦點訪談》欄目?!敝貞c九龍坡區民主村社區藝術總團團長助理馮思思自豪地分享著他們的藝術成果。雖然年近八旬,但卻精神矍鑠,當她回憶起2024年4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民主村社區看望社區居民時的情景,更是激動不已,她說:“習近平總書記日理萬機,卻抽出時間來到我們民主村的社區食堂,關心我們的食堂飯菜,了解我們的日常生活,使我們深受感動。文化生活是民生的重要內容,我們一定會按照總書記的指示,排演更好、更多的文藝節目,提供更加豐富的精神食糧,為‘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建設貢獻力量?!?/span>
涪陵區古來風藝術團團長王元彬介紹,近十年來,古來風藝術團共演出2200多場,演出各類文藝節目600多個,觀眾人數達40000余人次,足跡遍及重慶、四川、湖北、湖南、貴州、云南的數百個鄉鎮街道。藝術團長期堅守基層,參與公益演出,深受山村老百姓喜愛,被譽為烏蘭牧騎式的文藝輕騎兵,曾被評為涪陵區五星級民間文藝團隊。
“選題要接地氣,創作要有匠心,表演要抒真情?!薄拔覀冇梅窖孕∑返男问桨腰h的二十大精神帶進社區,場場觀眾爆滿!”“我們文藝工作者既要當好‘多面手’,更要當好‘宣傳員’?!彪S著話題的展開,與會人員圍繞如何更好地發揮民間文藝團隊作用、提升作品質量、拓寬傳播渠道等議題展開熱烈討論,將培訓會變成了一場熱烈的現場交流會……
用短視頻打造重慶品牌
數天后的7月15日,“巴人講習”全市基層民間短視頻拍攝團隊負責人代表培訓會又一次在大渡口區舉辦,再次上演了一場高能的頭腦風暴。“我們堅持‘民間視角、精煉敘事、溫暖表達’的定位,聚焦美食、文旅、民生等貼近生活的‘小切口’,將區域經濟發展成就轉化為可感可知的小片段。”大渡口區美食推薦官、短視頻賬號“小渡曉渡”博主劉映呈說:“‘小渡曉渡’的成長,得益于這個時代對基層創作的包容,更離不開當地開放、創新的土壤。未來我們將繼續深耕本土、連接四方,以‘真善美+家國情懷’為產品核心,以更多正能量的視頻,讓每一個‘小片段’成為重慶多元圖景中的亮色?!?/span>
重慶麥芽傳媒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內容創作和科技創新為驅動的綜合型數字文化科技公司。該公司堅持以內容創作和科技創新為驅動,成立10年來,已經成長為全國頭部MCN機構、行業領先的微短劇創作機構。除重慶的總部外,在廣州、杭州、成都、北京設有分部,擁有在冊員工2000多人,簽約自孵化藝人200多人,全網粉絲數8億多人,旗下賬號月均播放量約110億。來自重慶麥芽傳媒的池會說:“公司堅持內容為王和主流價值導向,創作高品質、高價值、正能量的內容,構建全鏈條內容創作產業鏈,打造具有重慶辨識度和全國影響力的‘渝派’網絡影視劇精品,塑造獨特的文化標識?!?/span>
“移動互聯網時代,短視頻成為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重要方式之一,人人都可以是視頻創作者,但想要成為其中的佼佼者,還是離不開一些正確的創作方式和理念。我認為就是接地氣、有能量,用小角度講大道理,用小故事來打動受眾?!庇鍠|北巫溪縣“爆笑巫溪”視頻號創始人王運林分享了團隊近10年的創作歷程,他們扎根故土,把山區農民作為作品主角,展現他們的喜怒哀樂、表現他們的勤勞樸素,深受鄉村網民的喜愛。王運林說:“在創作話題上,我始終認為依靠奇談怪論、低俗作秀來提高自媒體的人氣指數是不靠譜的辦法,依靠正能量話題加上接地氣的創意內容來積攢人氣,才是王道?!?/span>
來自北碚區靜觀鎮素心村的鄧紀會是一位辭去城市工作、返鄉創業的女青年。技不壓身的她身兼多職——國家插花花藝一級技師、國家插花花藝高級考評員、盆景制作裁判、重慶市靜觀插花蠟梅插花藝術傳承人……她充分利用靜觀鎮“中國蠟梅之鄉”這塊金字招牌,運營抖音賬號“蠟梅仙子”來推廣蠟梅種植技術、推銷蠟梅產品、推薦地方文旅以招徠天下客商,通過這一平臺和渠道,將當地300多戶花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以此帶動周邊村民廣泛種植蠟梅及其他優質花卉果木,以實際行動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落到實處,帶領村民增收致富。鄧紀會也先后獲得全國農業農村勞模、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優秀帶頭人、全國特色勞務品牌“北碚花工”形象代言人、重慶市三八紅旗手、巴渝巾幗新農人、重慶市鄉村工匠名師、重慶好人、重慶鄉村文化旅游推薦官等榮譽稱號?!耙浴匦南灻樊a業發展規劃、文商旅融合發展、產業人才培育與文化傳播相結合’為鄉村振興發展主要著力點,助推‘鄉村振興’國家戰略在素心村的切實落地?!编嚰o會說出了自己下一步的發展構思和心愿。
“鼓韻東方”“山城大表哥”“川哥/程隊長”“重慶扯館”等來自不同區縣的近20位短視頻博主踴躍發言,他們精彩的分享和交流總能引起代表們的共鳴,會場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現場氛圍遠遠超出組織者的預期。
7月18日,“巴人講習”全市基層文藝網絡“大V”代表培訓會又在沙坪壩區舉行,來自重慶市各區縣的40多位新媒體大咖的頭腦風暴再次碰撞。
“近年來,我以‘三農’短視頻內容創作為主線,宣傳推介墊江、展示鄉村新風貌,創辦‘小山村女支書’直播工作室,全面助力鄉村振興、助農增收,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就創新創作而言,也遇到需要突破的瓶頸,比如如何快速突破創新靈感的枯竭?如何應對個別網民的惡意評論?希望在座‘大V’多多助力支招?!庇卫騺碜詨|江縣,是該縣包家鎮小山村年輕的村黨支部書記、主任,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重慶市第六屆人大代表,一直致力于利用新媒體平臺宣傳家鄉、推動發展,面對短視頻粉絲數量在6萬左右搖擺不前,她有些著急,現場求招。她說:“作為一名村支書、一名基層新媒體人我將持續創新創作,加強學習,提升素養,打通理論宣講與基層群眾之間的‘最后一公里’。”聽了一些建議后,她對未來充滿信心。
來自沙坪壩的旅游時尚博主唐吉是世界旅游小姐中國總決賽特別大獎獲得者,開設了多個新媒體平臺,作品畫面精美、表演細膩成為觀眾的普遍印象,僅兩個抖音賬號累計粉絲數量就達700多萬。曾經雙耳失聰的她用醇美的聲音講述自己艱難卻又自信的創業歷程,用專業術語向大家分享賬號增流促粉的有效路徑。她希望今后能夠結合所學,與大家共同努力,為重慶市乃至全國的新媒體文化創作貢獻力量?!胺浅i_心參加此次培訓會,有種找到組織的感覺。”她說。
“有種找到組織的感覺”,唐吉最后的這句話,不僅是這次會議代表們的相同感受,更是三次會議參會人員的共同心聲。
“巴人講習”凝聚“文藝兩新”
“‘巴人講習’基層理論文藝微宣講是重慶市文聯推出的一項改革項目,旨在用短小精悍的文藝作品、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將黨的創新理論以更接地氣、更貼近群眾的方式進行傳播,用文藝輕騎的形式傳遞理論快餐,以實現基層理論微宣講迭代升級、提質增效?!敝貞c市文聯理論研究室主任衛洪介紹說:“通過強化對‘文藝兩新’的團結引領,建立以民間演藝團隊、社會短視頻拍攝團隊和文藝界網絡‘大V’、知名博主、短視頻達人為主體的工作力量,將‘巴人講習’基層理論文藝微宣講變成文聯機構組織、專業協會指導、‘文藝兩新’實施的群眾文化活動,實現以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文藝方式宣講黨的創新理論,有效提升理論宣講的趣味性、吸引力、感染力和傳播面,切實提高基層理論宣講的持續性、實效性?!睘榇耍貞c市文聯短期內組織3場培訓會,通過交流、溝通、培訓,讓與會代表知道“文藝兩新”是繁榮社會主義文藝的有生力量,是文聯組織聯絡團結服務的新對象,是新時代文藝文聯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新的重要增長點,讓分散在社會中的“文藝兩新”回家、歸隊?!白尨蠹以谏矸菡J同的基礎上形成責任意識和工作認知,充分激發參會代表參與‘巴人講習’的思想認識和內生動力,凝聚工作力量,形成核心工作團隊,這是我們召開培訓會的初衷?!毙l洪說。
為推動“巴人講習”基層理論文藝微宣講工作深入開展,重慶市文聯還將開展一系列舉措助力賦能。通過征集、收集等方式建立“巴人講習”文藝微宣講作品庫,提供給各工作團隊無償用于二度創作,化解創作瓶頸。同時重慶市各級文聯組織充分發揮兩個優勢,加強對相關團隊的藝術指導,解決專業困境,提升作品質量。改版重慶文聯官網,開辟“巴人講習”文藝微宣講作品展播臺,聯動重慶文藝微信公眾號、視頻號、抖音號進行展示展播,組織網絡“大V”開展點贊、評論和轉發,提升作品影響力。評選“巴人講習”文藝微宣講好案例,開展“巴人講習”基層理論文藝微宣講作品推優活動,對優秀表演作品、優秀短視頻、優秀創作團隊等予以適當創作獎勵扶持,同時推薦參加有關評選活動。
“通過3場培訓會,大家的高頻詞都是‘正能量’‘責任心’‘講擔當’,這使我們很受鼓舞,對工作的深入推進充滿信心?!毙l洪說。
來源:中國藝術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