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破解文藝創作采風“走馬觀花式”痼疾,筑牢新時代文藝精品創作根基,市文聯啟動文藝創作“深耕”行動。啟動儀式于6月25日下午,在市文聯四樓藝術家交流廳舉行。儀式實行線上線下同步進行。市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陽奎興,黨組成員、副主席張泰春、秦后彬,市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劉亮,市文聯二級巡視員周和平,市文聯秘書長胡啟華,以及首批參與“深耕”行動蹲點創作的藝術家代表,各市級文藝家協會主席團分管創作的負責人,市文聯各部室、協會,市文藝家活動中心、《重慶文藝》編輯部負責人,江津區、石柱縣文聯負責人參加現場活動,其它區縣文聯負責人線上參會。啟動儀式由秦后彬副主席主持。
市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陽奎興出席并講話
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張泰春出席
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秦后彬主持
市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劉亮出席并講話
市文聯副秘書長、文藝工作部主任趙丹介紹了深耕行動的具體舉措。該行動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為核心,聯動各區縣文聯、基層企事業單位共建“深蹲點”,組織藝術家進行蹲點創作,同時為藝術家提供必要的創作支持,建立“蹲點檔案”,全程跟蹤蹲點創作作品,以此形成“主題引領+組織創作+成果轉化”全鏈條工作機制。
市文聯副秘書長、文藝工作部主任趙丹介紹深耕行動的具體舉措
活動現場,攝影家黎光波、詞作家李勤作為首批蹲點藝術家代表分別介紹了他們的蹲點創作計劃。藝術家代表、市視協副主席潘海琳宣讀倡議書,她向全市藝術家發出行動宣言,號召大家“關掉電腦、走出書齋,彎下腰、俯下身扎根基層一線,同人民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將一切帶著泥土芬芳的鮮活食材匯聚到創作的熱烈煙火里,以十年磨一劍的韌勁,書寫出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時代故事,塑造出有血有肉的動人靈魂。
攝影家黎光波、詞作家李勤作為首批蹲點藝術家代表分別介紹他們的蹲點創作計劃
藝術家代表、市視協副主席潘海琳宣讀倡議書
劉亮處長在會上充分肯定了文聯近年來在文藝創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績,認為本次“深耕”行動意義重大,文藝創作是復雜的系統工程,希望廣大藝術家在文藝創作中要與時代共鳴、與人民共情、與城市共生、與潮流共舞。
奎興書記在講話中強調,“深耕”行動是針對文藝創作中“打卡式采風、閉門造車”等頑瘴痼疾,破解“蹲點不深、采風不細、創作不精”之痛點開出的治本良方,更是“渝藝繁花”計劃落地生根的關鍵舉措。他指出,實施文藝創作“深耕”行動有四個重要原因:一是習近平總書記有重要論述;二是中國文聯有部署;三是市委領導有要求;四是文藝界有需要。希望廣大藝術家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文聯工作的重要論述,學思踐悟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刻理解總書記關于創作與生活、創作與人民、創作與創新的重要闡釋。同時提出三點具體要求:一是藝術家要深扎沃土,自覺扛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二是藝術家要深耕細作,努力鍛造傳得開留得下的精品力作;三是各級文聯組織要創新機制,全力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重慶經驗。
簽約儀式
大家共同見證了“深耕”行動主辦單位市文聯,承辦單位江津區文聯、石柱縣文聯與蹲點藝術家的簽約儀式。活動在藝術家們扎根越深、創作愈真,心系人民、筆下有魂,深耕創作、必有收獲的美好愿景中落下帷幕。這個夏天,重慶文藝工作者將帶著使命扎進生活沃土,更多的精品力作將不斷涌現。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深耕創作倡議書
全市廣大文藝工作者: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社會主義文藝創作的法寶。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人民是文藝之母, 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我們廣大文藝工作者,應緊跟時代步伐,堅持人民至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虛心向人民學習、向生活學習,以充沛的感情、生動的筆觸、優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創作生產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讓文藝百花園永遠為人民綻放。為此,我們提出如下倡議:
用情觸摸真實的生活脈搏。我們文藝工作者應關掉電腦、走出書齋,彎下腰、俯下身扎根基層一線,蹲點到社區街道、田間地頭、工廠車間,成為人民群眾中的一份子,用腳丈量城鄉厚土,用眼觀察生活細節,用耳傾聽民間俚語,用心感知人間冷暖,全身心浸潤到火熱的生活場景中,記錄普通人的奮斗故事,在平凡中發現光和熱,讓創作根植于真實的土壤。堅決杜絕打卡式,走馬觀花、蜻蜓點水式的“一次性”采風。
用心書寫鮮活的時代故事。我們文藝工作者只有同人民群眾同吃一鍋飯,同坐一張桌,同踩一方地,同賞一片天,才能熟知他們的語言,聆聽他們的內心,捕捉他們的憂傷,記錄他們的歡樂,將這一切帶著泥土芬芳的鮮活食材匯聚到我們創作的熱烈煙火里,才能書寫出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時代故事,塑造出有血有肉的動人靈魂。堅決杜絕無病呻吟、荒腔走板、牽強附會、胡編亂造、與現實嚴重脫節的假創作。
用力打造有生命力的時代精品。我們文藝工作者要摒棄浮躁,耐住寂寞,回歸初心。以工匠精神打磨作品,寧可十年磨一劍,不貪一年之十功,不為浮華改初心。全心全意為人民創作,盡心竭力打造文藝精品,只有滿懷深情地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作品才能獲得人民群眾的滿意和認可,才能獲得持久的生命力。
扎根越深,創作愈真;心系人民,筆下有魂;深耕創作,必有收獲!新的時代為我們文藝工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舞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重任在肩、使命光榮,讓我們以赤子之心深入生活,以敬畏之心對待創作,讓每一部作品都成為傳遞希望、凝聚力量的橋梁。讓我們在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領下,肩負新的文化使命,共同譜寫新時代屬于人民的文藝新篇章!
2025年6月25日
(重慶市文聯文藝工作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