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之際,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落實中國文聯文藝援藏部署要求,6月18日至23日,重慶市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陽奎興帶領“文藝輕騎兵”前往西藏昌都開展系列文藝援藏活動。
此次“文藝輕騎兵”隊伍由重慶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楊東,重慶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江北區音樂家協會主席、重慶月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禮全,重慶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董亞林,銅梁區文聯文藝部主任、銅梁區曲藝家協會主席杜錦權,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重慶市文藝志愿者協會理事、優秀青年音樂家龍澤索南,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重慶市三峽曲藝保護傳承中心優秀青年曲藝家應雪婷以及重慶市文聯二級巡視員周和平,重慶市文聯組織聯絡部主任劉江陵等9人組成,他們中的大部分都是第一次踏上高原。
6月19日上午,在察雅縣委黨校,重慶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董亞林以《攝影的三重境界,你在第幾重?》為題,結合自己多年的攝影創作實踐,通過技巧講解與案例分析的方式,為察雅攝影愛好者帶來一堂生動的攝影課程。
6月19日下午,“文藝輕騎兵”驅車近3小時,穿越泥濘蜿蜒的山路,深入海拔四千多米的察雅阿孜鄉鄧普村牧區開展文藝惠民演出。牧民們以草地為席,演員以天地為舞臺,用滿腔熱忱演繹著巴渝文化的魅力。楊東的川劇《變臉》,指尖翻飛臉譜,剎那間紅紫青藍映亮牧民笑靨;王禮全的電子管樂《娥嫚》《花又期》,旋律如溪流漫過草原,將雪域風情與巴渝韻律編織成音畫長卷;應雪婷懷抱竹琴指尖撥弦,《贊三峽》的巴渝腔調隨竹音流淌,將三峽豪情融入高原牧歌……演出中途暴雨驟降,牧民們卻撐起雨傘、躲進賬篷不肯離去。待雨勢稍歇,演員們便在歡呼聲中完成了剩余節目。當最后一縷琴弦余音消散在暮色里,濕潤的空氣里仍彌漫著掌聲與歡笑聲?!拔乃囕p騎兵”以短小精悍的節目編排、接地氣的藝術表達,如春風化雨般浸潤著牧民心間,在廣袤草甸上架起了民族團結的文化彩虹橋。
6月21日上午,“迎大慶、頌黨恩、共奮進”2025年重慶市文聯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志愿服務走進昌都“雪域放歌”文藝惠民演出在昌都第二高級中學舉行,渝昌兩地藝術家聯袂獻上援藏文化盛宴。卡若區民間藝術團以群舞《“袖”美生活》拉開序幕,藏地服飾的靈動舞姿與高原陽光相映成趣;龍澤索南深情獻唱《陽光下的雪蓮》《相聚昌都》,嗓音如雪山清泉浸潤全場;楊東、杜錦權的相聲《歌聲嘹亮》把重慶人特有的詼諧幽默體現得淋漓盡致,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F場1800多名師生的掌聲如潮水般漫過操場,文藝的星火點亮了民族團結的心靈燈盞。
演出期間,重慶市文聯向昌都市文聯贈送由重慶市美協會員、重慶兩江新區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重慶藝林畫院院長李光燦創作的美術作品《三峽秋光》,中國書協會員、重慶市書協書法評論委員會委員、重慶市文聯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王貞華創作的書法作品《渝昌情深》,以及由重慶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江北區音樂家協會主席、重慶月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禮全贈送的鋼琴、嗩吶等411件音樂器材。
“渝見昌都美”主題采風創作活動貫穿活動全程。“文藝輕騎兵”先后到香堆鎮明亮民族手工藝品制造公司、康酒公司、卡若區遺址等地開展文藝采風創作。結合當地的自然風光和民族民間文化,拍攝MV《相聚昌都》《陽光下的雪蓮花》。通過采風交流,共同繪制渝昌文化交融互通的優美畫面。
期間,陽奎興一行會見了昌都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重慶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工作隊領隊魏興貴及相關援藏隊員。昌都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機關黨組副書記、重慶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工作隊副領隊衛霄遠等觀看了“迎大慶、頌黨恩、共奮進”雪域放歌文藝惠民演出。昌都市文聯副主席斯郎羅布,察雅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東州,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次措出席相關活動。
陽奎興指出,重慶市文聯始終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與昌都文聯攜手推動文藝援藏走深走實,通過系列品牌活動構建起兩地文藝協作格局,促進巴渝文化與康巴文化交流互鑒。他強調,此次文藝援藏活動是兩地文藝交流與深厚情誼的生動體現。下一步,重慶市文聯將持續深化與昌都文聯的全方位協作,充分激活兩地文藝資源“富礦”,推動兩地文藝交流從“單向輸出”邁向“雙向奔赴”,不斷開創文藝援藏工作新局面。
(重慶市文聯組織聯絡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