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個中國文藝志愿者服務日到來之際,5月23日,強基工程——“與人民同行”中國文藝志愿者小分隊走進重慶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志愿服務主題活動在渝舉行,劉勁、牛群、洪厚甜、王小瑋、景衛東、云飛等6位知名藝術家通過文藝志愿服務的形式,把黨的創新理論、優秀文藝成果送到基層群眾身邊。
當日上午,劉勁、牛群、洪厚甜、王小瑋、景衛東、云飛6位藝術家和中國文藝志愿者小分隊與重慶市多級文藝志愿者們走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重慶工業文化博覽園實地學習,了解了重慶百年工業歷史。
隨后,與人民同行——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志愿服務主題活動中國文藝志愿者重慶小分隊集中學習會在重慶工業文化博覽園舉行。會上,藝術家們鼓勵廣大文藝工作者要以堅定的文化自信、高度的文化自覺擔當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做好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講好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故事。
當日下午,6位藝術家發揮各自所長,分別前往大渡口區、江北區、九龍坡區、南川區、璧山區5個區縣,為文藝志愿者代表、文藝愛好者代表、市民代表、師生代表等帶來文藝培訓、藝術座談分享等形式多樣的文藝志愿服務活動。
其中,中國文藝志愿者小分隊隊長劉勁在大渡口區躍進村街道革新社區作《傾聽時代強音,于表演藝術中彰顯時代擔當》主題分享。劉勁以《大決戰》《周恩來在重慶》等經典影視作品的創作經歷為切入點,講述角色塑造的幕后故事,同時以在重慶工業文化博覽園實地學習調研的感悟為例,講述如何從鋼城記憶中提煉時代精神,生動地詮釋了文藝創作要扎根人民、觀照時代的創作理念。現場的眾多先進典型代表、黨員群眾及文藝愛好者們圍繞“如何用藝術講好百姓故事”展開深度對話,從社區變遷的凡人善舉和奮斗足跡中,交流碰撞出諸多創作靈感。
全國學雷鋒先進典型“最美志愿者”榮譽稱號獲得者牛群在紅巖革命紀念館等地開展學習調研。漫步“千秋紅巖——中共中央南方局歷史陳列”展廳和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舊址,牛群跟隨講解員的解說仔細聆聽,不時詢問。面對一件件珍貴文物、歷史圖片和影像資料所記錄的崢嶸歲月,感受著凝聚其中的革命先烈的浩然正氣和堅定信念,他多次駐足凝視,感慨萬千。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民盟中央美術院副院長洪厚甜前往璧山區城北小學開展《與人民同行:為人民書寫》主題講座。他系統闡釋書法歷史脈絡、藝術特征與創作技法,結合個人創作實踐,暢談如何以書法藝術承載時代精神、抒寫人民情懷。現場200余名書法愛好者深受啟發,紛紛表示將深入踐行習近平文化思想,精研傳統技藝,賡續中華文脈。現場還對部分作品進行了點評指導,大家充分交流創作心得,將活動推向高潮。
“時代風尚”學雷鋒“最美文藝志愿者”榮譽獲得者、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理事、北京音樂家協會電子鍵盤學會會長、玖月音樂教育創始人王小瑋在重慶市第九十五中學校作了名為《與人民同行:奏響時代的音樂脈搏》的分享,王小瑋詳細的回顧了自己的音樂求學和成長之路,以及雙排鍵的歷史和特點等,生動形象的講解吸引了數百名師生參與,現場氣氛熱烈。
中國攝影金像獎獲得者、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理事、中國攝影家協會理事、中國攝影家協會自然生態專會委員、中國風景名勝區協會攝影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景衛東前往南川區,在當地書畫院舉辦《與人民同行:新征程下的影像記錄與使命擔當》主題講座,景衛東結合多年創作實踐,闡述影像工作者應扎根人民、記錄時代,以鏡頭展現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民生百態與生態變遷,激勵攝影人以人文情懷擔起新時代文化使命,用光影講好中國故事。
北京歌劇舞劇院獨唱演員、青年歌手云飛在九龍坡區文化館以《與人民同行:青年音樂人的民族文化傳承與時代擔當》為主題舉辦講座,來自當地的文藝工作者和音樂愛好者260余人參加活動。云飛演唱《卓瑪》《鴻雁》等歌曲點燃現場氛圍,并分享了自己的音樂路程和演出的故事,講述了民族音樂的重要性,場下聽眾一同歌唱,歌舞愛好者即興伴舞,現場氣氛熱烈。
當日晚7點半,強基工程——“與人民同行”中國文藝志愿者小分隊走進重慶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志愿服務活動江北區桂花街社區慰問演出正式拉開帷幕,為市民群眾、先進典型、環衛工人、醫護代表、退伍軍人等行業代表帶來精彩文藝演出。節目涵蓋舞蹈、歌曲、戲曲、雜技等。文藝志愿者們紛紛亮出絕活,表演了門類多元、內容各異的文藝節目,洪厚甜、景衛東還現場贈送來渝創作的書法、攝影作品,與觀眾親切互動,現場氣氛熱烈,掌聲、喝彩聲不斷。觀眾紛紛表示能在家門口就欣賞到這樣高水平的演出倍感幸福溫暖。
(重慶市文聯理論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