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下午,重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召開了“歌聲里的新重慶”精品歌曲創作工作會議。市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陽奎興出席并講話,會議由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張泰春主持。市文聯文藝工作部、市音協及全市歌曲創作骨干代表參加會議,共謀新時代重慶音樂精品創作發展路徑,助力打造具有巴渝特色的文藝精品。
會議伊始,市音協通報了近年來全市音樂創作成果。通過組織“歌唱新時代”“唱響新重慶”等系列征集活動,共收到原創歌曲1000余首,《海棠煙雨》《中山四路》等優秀作品脫穎而出。市音協聯合知名詞曲作家楊啟舫、孟文豪、方石等開展中青年創作骨干培訓及主題采風,圍繞重慶城市精神、歷史文化創作了一批高質量作品。在傳播方面,10首精選歌曲登陸“學習強國”平臺,播放量突破200萬次,并通過華龍網、重慶衛視等線上線下平臺廣泛展播。目前,全市已儲備200余首優質歌曲。
市文聯文藝工作部匯報了近期精品歌曲創作計劃,明確以“新時代、新征程、新重慶”為主線,聚焦“堅韌、忠勇、開放、爭先”的城市精神,完善創作扶持體系,創作儲備一批重慶本土精品歌曲,將優秀人才納入文藝庫重點培養,打造可持續的地方音樂IP,力爭產出1—2首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精品力作,沖擊“五個一工程獎”“金鐘獎”等國家級獎項。
在交流發言環節中,與會藝術家代表積極建言。市音協副主席李博呼吁深入基層開展采風應與群眾“同吃同住”,才能創作出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新興音樂群體代表胡海艦提出打造“云端重慶民謠基地”,聯動官方與民間資源,孵化本土音樂人IP;重慶市流行音樂家協會主席周亞輝強調AI技術輔助創作,探索人機共創模式。此外,詞曲作者們還就完善激勵機制、拓展傳播矩陣、加強青少年美育等提出建議。
陽奎興就“音樂精品創作”提出系列要求:在創作主體上,需整合體制內外資源,激發“文藝兩新”活力,凝聚專業與非專業力量,構建“一人帶動、群體參與”格局;在創作主題上,強調“大場景與小切口”融合——聚焦重慶本土萬華挖掘、新重慶建設時代主題;在生態構建上,提出評價需兼顧市場反饋與專家意見,傳播要統籌線上線下渠道,倡導音樂人共擔文藝生態建設責任。他強調,要積極落實組織保障、經費保障、加強機制建設等工作,為我市音樂創作筑牢根基。
(重慶市文聯文藝工作部供稿)